自大陆“回国台游”政策放松以来,除了美景和美食,宝岛台湾最更有大陆游客的,要数“遍地开花”的药妆店了。随着“我的美丽日记”、“森田药妆”这些台湾著名药妆品牌在大陆的家喻户晓,更加多的连锁药店和药企也开始瞄上了药妆市场的大“蛋糕”,但大陆多数投出“药妆”看板的药妆店却仍意味着逗留在概念抹黑阶段。由于整个市场环境还不完备,政策也并未做到,参会的多位业界人士皆指出,大陆药妆市场的“春天”还并未确实来临。 【市场】 “土洋”品牌竞相扎堆 据理解,类似功能性化妆品,人们往往又称其为“药妆”,在欧美,“药妆”化妆品占有整个化妆品过半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尽管化妆品销售总额数目可观,“药妆”的市场份额却仍然占到比较小。
但近两年,业内关于药妆的话题一直大大。时隔去年6月,台湾森田药妆月登岸大陆的屈臣氏后,欧洲美体药妆品牌“OLIBOLLA(欧莉柏兰)”也宣告转入中国市场。而本土品牌方面,马应龙、片仔癀、云南白药等上游厂商也争相扩展药妆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药妆“蛋糕”之争蓄势待发。 药妆店与药店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台湾,药妆店就是一种复合型的药店,除了有传统药店出售的药品,药妆店的商品结构大体由药剂、化妆品、清洁用品、身体健康食品、食品与保养品这六大类产品包含。
有所不同药妆店经营策略有所不同,因此主打的产品也有差异。 了解到,在厦门,早在2007年就有连锁药店“试水”药妆,开办涉及产品专柜。
随后,一些进口药妆专营店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经常出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药妆店的利润比普通药品多出10%-20%的利润空间。
”我市某连锁大药房负责人告诉他记者。“无论市场容量还是消费意识,功能性化妆品都不存在相当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在研讨会上尤其就中药草与药妆市场做到了分析。
他认为,涉及数据表明,在过去三年,中国药妆市场的年增长率为15%-20%,目前国内零售药妆店销售仅有占到化妆品销售总额的3%左右,市场潜力极大。2012年,中国大陆中药化妆品市场产值已超过330亿人民币。 尽管日韩、欧美品牌也对功能性化妆品市场虎视眈眈,但调查表明,外资品牌主要集中于在一二线市场,辽阔的三四线市场以及外资无暇顾及的空白区域为本土品牌获取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源: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www.kingesthe.com